12月19日,由中國檔案學會、中國文獻影像技術協會主辦的“2021年海峽兩岸檔案暨縮微學術交流會”以視頻會議形式順利召開。國家檔案局副局長付華、臺灣中華檔案暨資訊微縮管理學會理事長許芳銘、中國文獻影像技術協會理事長楊成斌、中國檔案學會理事長楊冬權出席會議并致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副省級市檔案學會,中國文獻影像技術協會會員,臺灣中華檔案暨資訊微縮管理學會會員等80余人在線上參會。
國家檔案局副局長付華指出,兩岸檔案工作者有相同的使命,要保護好、利用好我們的檔案資源,維護好中華民族共同的記憶,促進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情感認同。為使兩岸檔案學術交流的平臺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延伸,付華建議吸收新生代力量,創新交流形式,豐富交流內容。
臺灣中華檔案暨資訊微縮管理學會理事長許芳銘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此次視頻會議突破了兩岸檔案工作者在時空上的距離,展示了大家為30年長長久久的交流而做出的積極努力,是未來開啟新的30年的契機。
中國文獻影像技術協會理事長楊成斌指出,兩岸學者30年來坦誠交流、相互切磋、求同存異,在檔案和文獻保存、保護、利用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績,為兩岸檔案界和圖書界的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并表示中國文獻影像技術協會將繼續秉承一貫的宗旨,致力于縮微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的整合。
中國檔案學會理事長楊冬權指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學術交流會議表明了兩岸檔案與縮微界的交流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此次學術交流內容豐富、意義重大,必將是一次影響深遠的重要會議。
此次學術交流會共分四場進行,眾多專家學者作了精彩發言,圍繞社會記憶、檔案保護、檔案數字化、數字信息保存與服務、縮微技術、數模整合、檔案仿真復制、檔案搶救、檔案修復、檔案脫酸等主題分享了各自的學術研究成果。
北京市漢龍實業有限公司成立30年以來,在楊成斌總經理的帶領下,在縮微復制和數模整合領域精耕細作,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推進設備升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今,北京市漢龍實業有限公司的數模整合整體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全國各級圖書館、檔案館、文博系統、政法系統、軍工系統等行業,并逐步進入教育、科研、金融、證券、保險等行業。解決方案中的一系列數模整合設備,包括數字存檔機、縮微膠片拍攝機、縮微膠片掃描儀、專業書刊/古籍/案卷掃描儀、縮微膠片沖洗機等,功能先進,質量卓越,代表了行業頂尖水平,深受用戶好評。
近年來國內興建六個區域性國家重點檔案保護中心(北京、浙江、廣東、遼寧、云南、新疆),北京市漢龍實業有限公司積極參與保護中心建設,為六個保護中心提供了大量的縮微設備及檔案數字化、檔案仿真復制、檔案修復、檔案脫酸、智能離線光盤/硬盤管理系統等設備。此外,漢龍公司在北京、上海、重慶等多家省級檔案館新館建設中提供了完整的檔案保護設備解決方案。